某ETL项目产品交互改进实践

本项目介绍了数据流模块中组件过多导致画布杂乱无章的需求背景,并通过用户研究分析了用户的工作方法和痛点。提出了三种设计方案,并对比评估了各自的优缺点。最后还对需求上线后的用户反馈进行了总结,并提出了一些反思和改进意见。此项目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设计上的调整,让数据流模块更整洁易读,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。

背景与挑战

我在项目中担任主要的产品体验设计师,负责该模块的用户研究、信息架构、交互设计优化和可用性测试。我与产品经理紧密合作定义需求,与开发工程师讨论技术实现,并与运维及业务分析师沟通了解一线操作痛点。

需求分析

用户角色

经过简单的需求分析后,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用户角色出现,目前出现任务运行缓慢,实在项目后期出现,但根据前述,此问题应该在项目初期就应该存在,只是当前运维用户发现问题之后,并无力去优化此任务。

设计方案

设计方案-增加高级组件功能

根据用户调研的结果,我们考虑了可以通过增强单个组件功能来达到减少组件数量的目标。


优点:
可以简化用户操作,为高级用户提供更自由的设计方案。用户可以在高级组件内,自由的组合每种类型的数据处理逻辑。

设计方案-增加组件 Group 功能

同时增加一种类似于白板软件中的分组功能,允许用户通过鼠标框选多个组件,创建一个 group 组件,并将所有框选的组件放入 group 中。

交互方案设计:
禁用嵌套分组,Group内仅包含原子组件
通过「隔离模式」临时隐藏非当前Group组件(替代展开/折叠)

设计方案-增加 Remark 组件

针对运维用户,用户主要是想要对画布上不同区域进行区分和备注,而不一定需要对组件进行分组或合并。

因此,我设计了一个 Remark 组件,用户可以选中一些组件之后添加 Remark ,并与这些组件关联起来。
当鼠标移入 Remark 时,对应的关联组件会同时高亮显示。Remark 支持简单的文本样式设置和背景色选择,并且可以自由调整位置和大小。


这样既能满足用户对画布进行整理和说明的需求,又能保持画布清晰和易于理解。

优化展示

优化前
优化后

项目反思

需求上线后,用户反馈备注功能实用,但组件数量仍然较多。查看用户的 ETL 文件后,我发现部分组件需要更灵活的功能。建议用户拆分数据集成文件,以便于管理、维护,并减轻系统负担。

通过多次方案调整,以较小成本满足了用户需求。我意识到,作为工具软件,不仅需提供功能设计,还应提供工作方案或最佳实践,指导用户形成良好的工作流程。